• 终幕和怡

            杨家的茅房比起别处,还是有些不同的。

            穷人家,包括三房的茅房,顶棚就是几束胡黍把子压上几根木头或石板,以防被大风掀翻。

            三面围墙,一面正好就是院墙。小心点儿的人家,会把这三堵墙都砌得高高的,大咧咧的人家,不但连顶棚都没有,围墙也是矮得仅能遮住皮股。

            而杨家老宅这边的茅房,却是建得像一座房子。墙上开窗,墙壁上的草坯刮得死平。长长的一排房,中间以横壁分作男女两半。

            茅房里有四五个坑,因为家口大,挖的也比较深。落脚处用两块石板垫着,省得下雨阴天,地上返潮,泥水淋漓弄脏了裤脚、鞋子。

            坑道基本上都差不多,但对小孩子而言,仍是危险的。在栖凤镇,约定俗成的会让孩子就地解决、就地掩埋。

            所谓茅房,终究是个腌臜象征,没什么好说的。

            要说有意思,要数大户人家里的净桶。

            在杨家,从老太太、大太太,一直到姨娘们,凡是有些体面的,都用净桶,且人各一只,概不外借。

            一只净桶,不夸张说,可以折射出一家的生活水准和每个使用者的品位喜好。

            就像老太太用的那只,是杨家历代当家主母专用的。看上去就像是一把椅子。也有靠背、有扶手,包有软衬。用的是香樟木,四条腿中间,是个方形的抽屉,拉出这个抽屉,里面是一个锡盆,能够很好地避免渗漏。

            解手的时候,把木制软包凳面掀起来就可以了。要用的纸,就放在扶手下的空格里。

            锡盆底部铺着干燥的草灰,一来杀虫,二来吸潮,三来还能吸附异味、避免解手时发出异响。

            平时,这个奢侈的净桶就放在老太太的洞式门罩架子床右边,单独的一个小房间,有一扇小门,打开门,里面是仅容一人旋身的死夹道。地上铺着油布,净桶就搁在油布上。

            方便完了,有专门的婆子负责清理。

            千万别小瞧这个管净桶的婆子,能够掌管如此私密的事务,足以证明老太太对她的信任。

            而刚才跟释贤说话的,正是管净桶的马婆。

            “你听说了没?五姑奶奶这次回来是为什么?”

            两个借着尿遁偷奸耍滑的丫头正在窃窃私语。

            一个似有所......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耽美小说网 | 网站地图

         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